大学生用AI做作业,教授怒打0分
大学生用AI做作业,教授怒打0分
南大:已出台指导意见,给学生的AI依赖“立规矩”
扬子晚报讯(记者 杨甜子)“全校公选课上有学生用AI作弊答题,我给了0分,并上报了学校教务。”4月17日,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给记者发来微信,并附上了两张学生作业的截图。记者随即联系了南京大学本科生院,院长王骏表示,学生使用AI写作业,没有完成课程的教学要求,苗老师的安排是合适的。南京大学已经出台相关指导意见,给学生作业中的AI依赖“立规矩”。
苗怀明教授介绍,这门全校本科生公共选修课名叫“《红楼梦》悦读”,学生在作业中用AI回答的是一道主观题,题目为“《红楼梦》对当代中国人有哪些启发?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回答的部分共计716字,分出了“物质与精神的平衡:警惕过度逐利”“家族教育的反思:尊重个性发展”“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真诚与智慧的共存”等五点,并配有导语和结语,平均每一点的文字量不超过一百字。
“这样的行文方式非常‘人工智能’。”苗怀明对于AI并不陌生,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他将同样的问题输入DeepSeek做了尝试。“我发现,DeepSeek给出的解题思路和回答内容与学生作业高度一致,部分语句表达甚至完全相同。因此我判断,学生上交的卷面答案是由AI生成的。”
苗怀明给这位学生的作业判了0分,并将这一情况以邮件的形式正式上报学校教务部门。南京大学本科生院的教务老师很快给苗怀明回复了邮件:“苗老师,评分标准由您决定。我也用DeepSeek测试了,确实重合度很高。”
“《红楼梦》悦读”课程助教、南大文学院研究生张子玥告诉记者,自己在协助苗老师完成课程教授的过程中,确实发现学生作业出现了“AI化”倾向。“我之前已经在课程群里向选课的80名同学发出过提示,一旦发现使用AI完成读书报告等作业,一律作0分处理。”
学生作业中的“AI依赖”,未来有望得到缓解。记者了解到,南京大学于3月27日通过了《关于本科生规范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指导意见(试行)》,并正式向全校下发。“学生的AI依赖和学术诚信之间确实存在博弈。”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潘柏牵头起草了这份指导意见,他表示,文件对AI“可用与禁用”场景、全流程内容标识与溯源机制、权责明晰与监督等核心要点都做了明确。“我们用这‘三把尺’界定AI使用边界,希望通过AI赋能与规范并行,提升学生的学术自律,共建AI与学术共生的新生态。”
- 民进党当局刁难迫害陆配 国台办:广大台胞要勇于捍卫自身权益
-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
- 台湾写真:台北纪念琼瑶:让火花燃烧、爱依旧
- 中国国防部:抹黑中国摘不掉美国“黑客帝国”的帽子
- 未经公司审批的加班,算“加班”吗?
- 宁夏银川:多部门联动防治飞絮 还市民清新宜居环境
- 中新健康丨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科学运动控制体重?专家解答
- 吉林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 中新健康丨老年人运动中预防跌倒的方法有哪些?专家支招
- 港口国措施协定对中国正式生效 中方介绍情况
- 湖南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187名选手比拼职业技能
- 全国博物馆馆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培训班座谈会在京召开
-
暖热如夏!2025全国短袖出场地图来了
2015.12.16 -
第一观察丨“同舟共济方能行稳致远”
2015.12.16 -
“跟着电影游大陆”成热潮,打开台湾同胞了解大陆的两扇门
2015.12.16 -
金句海报|关于中马关系,习近平这样阐述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