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融入吉林特教课堂 旗袍技艺点亮无声世界
中新网吉林4月16日电 (记者 石洪宇)大多数时间里,陈冬梅的课堂都十分安静。她站在讲台上,口语、手语并用,认真地讲着满族旗袍的制作细节,学生们则用表情或手语表达肯定或提出疑问。
52岁的陈冬梅是吉林特殊教育实验学校副校长、高级教师。多年来,她与姐姐一起致力于旗袍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陈冬梅正在给学生们上课。 石洪宇 摄 陈冬梅工作的校园里,学生均是残障人士。她在校工作近20载,于2016年为学校引进包括满族旗袍制作技艺在内的四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帮助学生们增长技能。
课堂上,陈冬梅带领学生们设计款式、制作盘扣、平整布料、练习针法,十分充实。陈冬梅说,学生们了解世界的渠道比较单一,非遗课程对拓展视野非常有帮助。
吉林特殊教育实验学校历史悠久,办学优势明显。服装专业虽然班额不大,但颇具特色。目前,该校成立了非遗传承教学实践基地,从旗袍的文化底蕴、文创作品开发到配饰制作,都会教给学生。
学生们正在上满族旗袍制作技艺课程。 石洪宇 摄 学生王琦在课堂上十分认真,盘扣、针线活做得有模有样。毕业在即,她的愿望是开一间工作室,继续做旗袍或相关文创产品。
陈冬梅表示,听障学生在交流方面受到了限制,但对于色彩的理解更为深刻,创作也更加专注,可以成为很好的服装设计师或制衣工匠。
截至2024年,从学校考入高校服装专业的已有50多人,也有学生直接走上了工作岗位,在服装企业担任技术骨干。“每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都是学校的骄傲。”
近年来,听障等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环境不断变好,政策支持、技术赋能、教育模式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有些孩子还会和我们探讨使用AI,做一些辅助设计。”陈冬梅说,科技的进步给残障人士提供了更多择业机会。(完)
- 民进党当局刁难迫害陆配 国台办:广大台胞要勇于捍卫自身权益
-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
- 台湾写真:台北纪念琼瑶:让火花燃烧、爱依旧
- 中国国防部:抹黑中国摘不掉美国“黑客帝国”的帽子
- 未经公司审批的加班,算“加班”吗?
- 宁夏银川:多部门联动防治飞絮 还市民清新宜居环境
- 中新健康丨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科学运动控制体重?专家解答
- 吉林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 中新健康丨老年人运动中预防跌倒的方法有哪些?专家支招
- 港口国措施协定对中国正式生效 中方介绍情况
- 湖南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187名选手比拼职业技能
- 全国博物馆馆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培训班座谈会在京召开
-
暖热如夏!2025全国短袖出场地图来了
2015.12.16 -
第一观察丨“同舟共济方能行稳致远”
2015.12.16 -
“跟着电影游大陆”成热潮,打开台湾同胞了解大陆的两扇门
2015.12.16 -
金句海报|关于中马关系,习近平这样阐述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