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癌前病变,胃癌的“黄灯警告” -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正确认识和干预胃癌前病变,尽早发现胃癌,对保障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胃的“危险信号灯”
胃癌前病变主要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其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征性改变包括胃黏膜腺体数量减少、腺体结构异常,以及胃黏膜变薄。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是胃良性肿瘤的一种,比如胃底腺息肉等。
胃溃疡是由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止痛药和激素过度使用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破损。
肠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通常属于萎缩性胃炎的继发性变化。
上皮内瘤变也被称为异型增生或不典型增生,是细胞开始“变坏”的阶段,临床上一般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当于轻中度异型增生,有可能发展为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当于重度异型增生或原位癌,需要尽早治疗。
有上述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胃部疼痛、食欲下降等症状,有时与胃癌的症状无法准确区分,因此要尽早就医。
你的胃正在被这样伤害
01
幽门螺杆菌:一种在人胃黏膜中普遍存在的细菌,是藏在胃里的“钉子户”,可通过唾液传播,并与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02
饮食刺客:腌菜等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被人体吸收后可能转化为亚硝胺导致癌变。烧烤、油炸食物品是危险因素之一,其主要致癌物是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此外,饮食不规律、吸烟、饮酒、熬夜等“伤胃组合拳”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
03
遗传警报:有胃癌家族史者要特别警惕。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罹患胃癌的人群应加强胃癌筛查。
抓住诊疗的“黄金时机”
发现胃癌前病变是阻断胃癌发展的关键窗口期,可显著降低胃癌风险。
根据《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2023)》,对于上述提到的高危人群,建议尽早进行胃镜筛查。胃镜+活检是诊断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的金标准。若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则需要尽快咨询专科医生,制订相关治疗方案,比如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此外,筛查方式还包括血液学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等。若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在医师指导下制订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癌中心 陈小龙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癌中心主任医师 胡建昆
策划:谭嘉 王宁
编辑:刘洋
- 民进党当局刁难迫害陆配 国台办:广大台胞要勇于捍卫自身权益
-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
- 台湾写真:台北纪念琼瑶:让火花燃烧、爱依旧
- 中国国防部:抹黑中国摘不掉美国“黑客帝国”的帽子
- 未经公司审批的加班,算“加班”吗?
- 宁夏银川:多部门联动防治飞絮 还市民清新宜居环境
- 中新健康丨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科学运动控制体重?专家解答
- 吉林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 中新健康丨老年人运动中预防跌倒的方法有哪些?专家支招
- 港口国措施协定对中国正式生效 中方介绍情况
- 湖南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187名选手比拼职业技能
- 全国博物馆馆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培训班座谈会在京召开
-
暖热如夏!2025全国短袖出场地图来了
2015.12.16 -
第一观察丨“同舟共济方能行稳致远”
2015.12.16 -
“跟着电影游大陆”成热潮,打开台湾同胞了解大陆的两扇门
2015.12.16 -
金句海报|关于中马关系,习近平这样阐述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