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政法机关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发布
中新网南京4月17日电 (记者 朱晓颖)17日,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会同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在南京召开发布会,公布了江苏政法机关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共9例。
发布会现场。孙浩然 摄 当日公布的江苏政法机关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包括,某出版社与某发展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案,夏某某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案,某科技公司等103家企业行政复议案,某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案,某公司品牌服饰被制假侵权案,某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公证调解案,陈某等侵犯商业秘密案,吴某某强迫交易案,以及甲公司、乙公司诉王某某、丙公司等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以某公司品牌服饰被制假侵权案为例,2023年12月,某公安局接到某公司报警,称其公司旗下某品牌服饰在数个电商平台被多家商铺擅自使用权利人的美术作品仿制同款服饰销售牟利,严重影响该公司品牌形象和产品销售。后当地警方成立专案组全面开展侦查,并加强与检察院、版权部门等沟通联动,抓获犯罪嫌疑人23人,捣毁侵权成衣制作工厂、仓库、侵权图案印染等窝点4处,现场查获侵权成衣13000余件,涉案金额2800余万元。
经查,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刘某某、庞某某等人从某公司店铺购买爆款服饰,并下载正品店铺图片,利用某地服装市场完整的供应链进行版式、图案的仿制并制作成衣,再通过电商平台开设多个店铺进行销售,严重侵害该公司的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
据介绍,该案系江苏省公安机关首起以侵犯著作权罪名侦办的假冒品牌服饰案件。通过对服装美术作品著作权的刑事打击,该案成功侦办,为保护服装企业合法权益提供了新思路,为推动落实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机制提供了示范指引。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执法监督处处长李荐表示,这些案例覆盖领域广泛,涉及合同纠纷、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监督、破产重整、公证调解等多个领域,涵盖了企业从设立、发展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充分体现了政法机关对营商环境全方位、多角度的关注和改善;聚焦了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回应了企业、民众的法治需求,体现了政法机关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的工作思路;注重长效机制,政法机关不仅解决个案问题,也注重从制度层面查找原因、堵塞漏洞,力求推动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长效机制,以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完)
- 民进党当局刁难迫害陆配 国台办:广大台胞要勇于捍卫自身权益
-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
- 台湾写真:台北纪念琼瑶:让火花燃烧、爱依旧
- 中国国防部:抹黑中国摘不掉美国“黑客帝国”的帽子
- 未经公司审批的加班,算“加班”吗?
- 宁夏银川:多部门联动防治飞絮 还市民清新宜居环境
- 中新健康丨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科学运动控制体重?专家解答
- 吉林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 中新健康丨老年人运动中预防跌倒的方法有哪些?专家支招
- 港口国措施协定对中国正式生效 中方介绍情况
- 湖南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187名选手比拼职业技能
- 全国博物馆馆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培训班座谈会在京召开
-
暖热如夏!2025全国短袖出场地图来了
2015.12.16 -
第一观察丨“同舟共济方能行稳致远”
2015.12.16 -
“跟着电影游大陆”成热潮,打开台湾同胞了解大陆的两扇门
2015.12.16 -
金句海报|关于中马关系,习近平这样阐述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