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在飞机上捡到“鞭炮”?专家解析鞭炮无论真假都要有人担责
近日,有网友称,1月31日乘坐山东航空由桂林飞往厦门的SC2270航班时,在座位下捡到疑似“鞭炮”,引发关注。
据该网友描述,那一节疑似的“鞭炮”是在座位下方捡到的。目前,工作人员表示,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相关单位并未公布调查结果。
那么,如果旅客捡到的确实是“鞭炮”,相关人员会面临怎样的处罚?乘坐飞机有哪些禁止携带的物品?
一名网友1月31日乘坐山东航空由桂林飞往厦门的SC2270航班时,在座位下捡到一节“鞭炮”。被捡到的物体,圆柱状,比成人大拇指粗一点,外表有卡通图案,顶部有引线。
记者2月5日联系了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据其介绍,目前此事件已交由地方公安部门进行处置。
山东航空公司的飞机,从郑州飞桂林,再从桂林飞厦门。疑似鞭炮的物体是在郑州,还是在桂林被带上飞机的,是如何被带上飞机的,还没有最终的调查结果。律师时福茂认为,无论调查结果如何,相关人员必然要承担法律责任。
律师 时福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禁止旅客随身携带危险品乘坐民用航空器。2021年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规定,承运人应当拒绝运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禁止运输的旅客或者物品。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运输危险品目录》(2021版)危险品包括爆炸性物品。鞭炮,显然属于爆炸性物品,在禁止运输和携带的范围内。
如果在座位下方捡到真是鞭炮,携带上飞机的乘客要受到行政处罚。
律师 时福茂: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运输、携带爆炸性危险物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从航空公司角度讲,国家禁止运输物品,应当拒绝运输。机场安检部门,未尽到职责,致使爆炸性危险品被带上飞机,显然也要受处罚。民航管理部门可能对相关单位进行处罚,包括罚款、责令整改等。所以,建议加强安检:机场和航空公司应进一步完善安检流程,杜绝危险物品被带上飞机。
根据相关规定,乘坐飞机严禁携带或托运易燃易爆物品:
包括烟花爆竹、汽油、高浓度酒精、各类点火装置等,也包括女士常用的指甲油、洗甲水,因含有易燃溶剂,也属于易燃物品。
枪支,包括主要零部件,管制器具,如管制刀具、军警械具、其他属于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禁止随身携带及托运。
危险物品,包括压力罐装的补水喷雾、防晒喷雾、发胶等,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品,比如榴梿,也禁止携带或托运。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研究员 吕艳滨:要提醒所有乘客,当你在飞机上遇到类似的问题,或者是发现了类似的风险源、危险品时,不是自己拿出去炫耀或者带下飞机,而是应该第一时间上报机组,上报给安全员,因为这关系到整个航班的安全问题。
专家还强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如果经过公安机关等部门调查,发现视频造假,制作、发布视频者,轻则受到行政处罚,重则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触犯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研究员 吕艳滨:我们肯定是鼓励公众加强对各个领域监督,舆论监督是法治社会发展必须保障的,也是每个人的权利。但是发言、发信息如果是出于好玩、出于恶作剧,去编造信息,那么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且这个责任可能会很重,所以这也是给公众提一个醒。
- 民进党当局刁难迫害陆配 国台办:广大台胞要勇于捍卫自身权益
-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
- 台湾写真:台北纪念琼瑶:让火花燃烧、爱依旧
- 中国国防部:抹黑中国摘不掉美国“黑客帝国”的帽子
- 未经公司审批的加班,算“加班”吗?
- 宁夏银川:多部门联动防治飞絮 还市民清新宜居环境
- 中新健康丨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科学运动控制体重?专家解答
- 吉林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 中新健康丨老年人运动中预防跌倒的方法有哪些?专家支招
- 港口国措施协定对中国正式生效 中方介绍情况
- 湖南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187名选手比拼职业技能
- 全国博物馆馆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培训班座谈会在京召开
-
暖热如夏!2025全国短袖出场地图来了
2015.12.16 -
第一观察丨“同舟共济方能行稳致远”
2015.12.16 -
“跟着电影游大陆”成热潮,打开台湾同胞了解大陆的两扇门
2015.12.16 -
金句海报|关于中马关系,习近平这样阐述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