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参选!巴赫之后,谁将成为国际奥委会新掌门?
2024年8月10日,也正值巴黎奥运会举办期间,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自己将不再寻求连任,新任主席今年3月将在希腊雅典的IOC全体会议上产生。当地时间1月30日,参选的7人将在瑞士洛桑向全体国际奥委会委员做闭门陈述,这也将是3月主席选举投票前他们唯一一次当众阐释竞选纲领的机会。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将于今年6月卸任。这位71岁的老人在自己最后一次新年致辞中说:
“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中。在这个时代,奥林匹克运动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奥运会是唯一还能让全世界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和平竞争的体育活动。而我们只有切实践行平等和团结的理念,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任内12年 深刻影响奥林匹克运动
1991年,38岁的巴赫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正式开启体育管理的职业生涯,并于2013年正式担任第九届国际奥委会主席。在担任IOC主席的12年里,身为前击剑奥运冠军,巴赫在奥林匹克运动里留下了很多印记。在任期间,巴赫先后推出2020奥运议程、奥运申办程序的改革、给予奥运主办城市更多财政支持和自主权,都产生深远影响。
巴赫在任上也经历了反兴奋剂领域的激烈博弈以及人类社会真实冲突的全面升级。体育世界对新科技冲击的回应,也仅仅是开了个头。
在临别之时,巴赫曾说:
“在奥林匹克运动新的一章展开时,让我们复述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参选者都有谁?
此前,曾有人呼吁修改《奥林匹克宪章》,让巴赫继续连任。但巴赫认为,面对新科技、新时代的海啸,以自己的年龄来看,他不是最适合的领导者。与此同时,有7人对于成为他的继任者表示出了意向。1月30日,这7人将在瑞士洛桑向全体国际奥委会委员做闭门陈述。3月,第144次IOC全会将在希腊举行,委员们将投票选出新的掌门人。只要有人在出席的委员中获得简单多数,即可当选。
参选的7人中4人来自欧洲,2人来自亚洲,1人来自非洲,分别是: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小萨马兰奇(65岁,西班牙籍)
国际奥委会委员、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68岁,英国籍)
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自行车联盟主席大卫·拉帕尔蒂安(51岁,法国籍)
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席约翰·埃利亚施(62岁,瑞典和英国双重国籍)
国际奥委会执委费萨尔·侯赛因(61岁,约旦籍)
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席渡边守成(65岁,日本籍)
国际奥委会执委柯丝蒂·考文垂(41岁,津巴布韦籍),唯一的女性候选人
综合7位候选人的任职背景和竞选纲领,他们在确保国际奥委会的政治中立性、赋予国际奥委会委员更多决策权、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数字化传播、吸引年轻人、利用人工智能以及保护女子体育项目等方面主张相近,但在是否向奥运选手发放奖金、奥运会未来的举办模式等方面,意见不一。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
几位候选人主张相近
埃利亚施表示,应在一组永久场地之间轮换举办冬奥会。
费萨尔提出,目前在7、8月举办的夏奥会应该灵活调整赛期。
塞巴斯蒂安·科认为,应该将某些室内运动项目从夏奥会转移到冬奥会。
渡边守成还提出要在5大洲5个城市同时举办奥运会比赛。
是否应直接给奖牌获得者颁发奖金
几位候选人存在重大分歧
传统上,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体育组织不会向奥运奖牌获得者颁发奖金。
而去年,塞巴斯蒂安·科率先为巴黎奥运会的每位田径金牌获得者发放了5万美元奖金。
在候选人里,只有费萨尔隐晦地表达了对此的赞同。
巴赫在巴黎宣布卸任时,反复强调国际奥委会和奥林匹克运动“要么改变、要么被改变”。
上述7人,无论谁接替巴赫,都将面对挑战。
- 《青春之歌——北京大学经典合唱曲集》歌咏当代青年梦想和信仰
- 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进体校、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重庆
- 鲁奖作家石一枫最新长篇《一日顶流》探讨流量时代的“人”
- 2025上海(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开幕 咖啡多元跨界带来消费新势能
- 故宫里用猪血镇邪?别让“假俗乱”讲解带歪“文博热”
- 第19届“中法文化之春”西南地区活动精彩纷呈
- 体育与文旅双向奔赴 羽毛球亚锦赛注入多元城市活力
- 勇士晋级!库里巴特勒合砍75分 火勇大战时隔六年重演
- 万米长卷《国色牡丹开湖城》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 从叙事革新到美学突破 网络剧《黄雀》研讨会举办
- 第三届浪潮音乐大赏入围名单公布 周深9项提名领跑
- 汇聚50余万种新书好书 2025北京书市4月22日启幕
-
我国三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背后的含金量有多高?
2015.12.16 -
赵勇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杨昊加盟教练组
2015.12.16 -
已是全球必选项!中国电影市场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2015.12.16 -
儿童剧《七星塔的秘密》在北京首演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