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创作团队解码春晚亮相的“春碗”
中新社景德镇1月29日电 (记者 姜涛)“2025年春节是第一个‘非遗版’春节,‘春碗’的亮相承载着我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也希望让全球观众感受到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蕴。”“春碗”设计团队负责人、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汪浩29日接受采访时说。
1月22日,青花斗彩“春碗”惊艳出窑。汪浩 摄 千年瓷都景德镇匠心制作的青花斗彩“春碗”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由景德镇市20余名能工巧匠设计制作的陶瓷艺术作品为全球观众送上一场陶瓷文化大餐。
汪浩介绍,“春碗”碗口直径1米,代表春节“入遗”元年,由两名以上工匠一次性手工拉坯成型。“高44厘米,代表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碗身采用釉上粉彩工艺和描金工艺绘制各类年俗活动,精心雕刻了五个不同书法的福字,寓意五福临门。”
1月8日,汪浩携设计团队参观指导“春碗”创作。陈奕文 摄 同时,汪浩设计团队以陶瓷为载体,深挖春节文化内涵。装饰采用精湛的青花斗彩陶瓷工艺,将贴窗花、舞狮、舞龙、放鞭炮、团圆饭、看大戏六大春节年俗巧妙融入,画面色彩明快鲜艳。“我们不仅展现中国春节的热闹场景,更传递出和平、和睦、和谐的中华文明理念。”
设计方案定稿后,由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特大件制作代表性传承人吴江中,组织10多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作。“拉坯、釉下绘制、雕刻、上色、吹釉、釉上彩绘和烧制等一系列工序,我们用时20多天才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陶瓷工序中各种不确定性,吴江中带领团队制作了13个泥坯,但在风干的过程中,只有3个保持完好。“我们先行烧制了2只,其中一只开裂,另外一只被送去参加彩排。1月15日,最后一只出炉的‘春碗’,色彩饱满度更优,最终登上春晚舞台。”(完)
- 《青春之歌——北京大学经典合唱曲集》歌咏当代青年梦想和信仰
- 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进体校、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重庆
- 鲁奖作家石一枫最新长篇《一日顶流》探讨流量时代的“人”
- 2025上海(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开幕 咖啡多元跨界带来消费新势能
- 故宫里用猪血镇邪?别让“假俗乱”讲解带歪“文博热”
- 第19届“中法文化之春”西南地区活动精彩纷呈
- 体育与文旅双向奔赴 羽毛球亚锦赛注入多元城市活力
- 勇士晋级!库里巴特勒合砍75分 火勇大战时隔六年重演
- 万米长卷《国色牡丹开湖城》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 从叙事革新到美学突破 网络剧《黄雀》研讨会举办
- 第三届浪潮音乐大赏入围名单公布 周深9项提名领跑
- 汇聚50余万种新书好书 2025北京书市4月22日启幕
-
我国三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背后的含金量有多高?
2015.12.16 -
赵勇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杨昊加盟教练组
2015.12.16 -
已是全球必选项!中国电影市场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2015.12.16 -
儿童剧《七星塔的秘密》在北京首演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