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百年豫剧传新风
中新社郑州2月11日电 题:百年豫剧传新风
中新社记者 阚力
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晚,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豫剧首度走进河南博物院,邂逅更为古老的文物。
当日,河南博物院和河南豫剧院联合推出《逛豫博·赏豫剧》——元宵专题赏听会,《花木兰》《白蛇传》等经典剧目惊艳亮相,在元宵节前后展演5天,让人们一边欣赏文物珍宝,一边领略豫剧艺术的魅力。
2月11日,河南郑州,在河南博物院上演的豫剧《拷红》表演现场。 王士豪 摄 前些年,传统豫剧在年轻观众中热度骤减。面对这样的困境,成长于乡村大舞台的老艺术家们开始不断尝试创新传承。
譬如,在美国百老汇舞台、好莱坞杜比大剧院、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在高速服务区、马拉松赛场,在商丘古城、洛阳龙门古街等,都有豫剧的身影。历经转型阵痛期后,豫剧逐渐成了新国潮。此番豫剧走进文博场所就是全新尝试。
作为豫剧转型的亲历者,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名誉院长李树建常年四处奔走“找市场”。2022年至今,他带领豫剧入驻北京“京园”、上海“豫园”、郑州“家园”;首次在国产大型邮轮上进行出海赴日本演出;在城市剧场融入河南“喷空”等元素,沉浸式演绎豫剧经典剧目,以适应年轻观众的欣赏习惯。
李树建还组织豫剧和京剧、越剧等剧种同台演出,叫好又叫座。郑州等地一些饭店还将豫剧作为特色揽客,国际性赛会开幕文艺汇演也常有豫剧的身影。
今年年初,中国电视界戏曲栏目《梨园春》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身着西装的外国演奏家和身着戏服的豫剧艺术家联袂上演视觉盛宴,方言唱腔和小提琴声交织回荡在金色大厅里,引得外国观众声声叫好。这一画面,至今回荡在赴现场演出的李树建脑海中,“目前豫剧在国际舞台上越演越广”。
豫剧创新传承的载体也在变化。如今,豫剧等传统文化备受外国年轻人青睐,互联网平台穿戏服的“洋面孔”越来越多。其中,李树建的“洋弟子”刘汴京、刘黄河等都在圈内小有名气。
在李树建看来,豫剧传承创新,目的只有一个,“千方百计留住观众,戏是唱给观众听的”。
今年春节期间,豫剧《具茨山下》、曲剧《情满幸福院》、话剧《生命状》等相继在河南乡村、景区、城市驻场演出500余场,让年味儿更具国潮风。(完)
- 《青春之歌——北京大学经典合唱曲集》歌咏当代青年梦想和信仰
- 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进体校、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重庆
- 鲁奖作家石一枫最新长篇《一日顶流》探讨流量时代的“人”
- 2025上海(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开幕 咖啡多元跨界带来消费新势能
- 故宫里用猪血镇邪?别让“假俗乱”讲解带歪“文博热”
- 第19届“中法文化之春”西南地区活动精彩纷呈
- 体育与文旅双向奔赴 羽毛球亚锦赛注入多元城市活力
- 勇士晋级!库里巴特勒合砍75分 火勇大战时隔六年重演
- 万米长卷《国色牡丹开湖城》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 从叙事革新到美学突破 网络剧《黄雀》研讨会举办
- 第三届浪潮音乐大赏入围名单公布 周深9项提名领跑
- 汇聚50余万种新书好书 2025北京书市4月22日启幕
-
我国三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背后的含金量有多高?
2015.12.16 -
赵勇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杨昊加盟教练组
2015.12.16 -
已是全球必选项!中国电影市场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2015.12.16 -
儿童剧《七星塔的秘密》在北京首演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