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亚冬会)“中国红”与“冰雪白”再相遇 亚冬会释放冰雪旅游“热动能”
中新社哈尔滨2月12日电 题:“中国红”与“冰雪白”再相遇 亚冬会释放冰雪旅游“热动能”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2月12日恰逢农历蛇年元宵佳节,哈尔滨中央大街热闹非凡。一支由20多人组成的民间秧歌队为各国来宾演绎迎宾秧歌舞。欢快的节奏、灵动的舞姿,瞬间点燃现场气氛。
外宾们沉浸其中,逐一了解并亲手体验制作冰版画、糖画、剪纸等当地非遗技艺,品尝冻梨、冻柿子等特色美食,感受“摇元宵”的乐趣。
这一其乐融融的情景,正是哈尔滨亚冬会带动冰雪旅游进一步发展的生动缩影。
三年前,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使“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照入现实。从北京冬奥会到哈尔滨亚冬会,“中国红”与“冰雪白”再度浪漫邂逅。亚冬会开赛以来,中外游客在冰城感受盛会激情,体验冰雪魅力。“跟着赛事去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热衷的休闲新方式。
近期,大批东南亚游客北上,跨越50摄氏度的温差,来到哈尔滨感受“冰雪奇缘”。数据显示,1月1日至2月9日,哈尔滨累计接待入境游客42.4万人次,同比增长145.1%。
“冰雪热”的背后,是亚冬会与城市文旅深度耦合的有力推动——赛事场馆与冰雪景点紧密联动,运动员的拼搏故事与游客的亲身体验交织融合,共同书写了“体育+文旅”的黄金范式。
以亚冬为媒,赴冰城之约。为了让中外游客宾至如归,哈尔滨全面升级旅游服务。赛事期间,哈尔滨1300余家银行网点可办理外币兑换业务,5800余家商户可受理外卡刷卡消费,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全方位便利,处处彰显着国际范。
作为哈尔滨亚冬会首创的开幕式分会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巧妙地将亚奥理事会成员以冰雕的形式呈现。与此同时,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俄式建筑群散发着浓郁的异域风情,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非遗手作传承着古老技艺,让游客在欣赏冰雪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2月7日,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举行。图为主火炬在冰雪大世界点燃。 中新社记者 赵宇航 摄 美国《旅行与旅游世界》杂志刊文,称赞哈尔滨的冬季景观迷人,并指出,哈尔滨亚冬会不仅能推动全球冰雪运动的发展,还将为当地及更广泛区域的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
哈尔滨亚冬会的举办,也带动整个黑龙江旅游持续升温。中国大众滑雪发祥地之一的亚布力滑雪场,在赛事期间吸引众多滑雪爱好者前来观赛;被誉为“雪国童话世界”的中国雪乡,以独特雪景让游客流连忘返;邂逅绚烂极光的漠河北极村,更是神秘而浪漫……这些景区景点因亚冬会的到来进一步受到广大游客喜爱。
而在黑龙江之外,各地也因地制宜创新冰雪与文旅融合的消费场景,如四川推出“畅耍冰雪天地”“南国冰雪之旅”等体育旅游线路,山西发布“山西省冰雪运动地图”,河北推出8条冰雪旅游精品线路攻略……
哈尔滨亚冬会的赛事逐渐接近尾声,外界认为这场冰雪盛会将成为中国冰雪旅游的新起点。哈尔滨已精心规划“后亚冬时代”蓝图:依托升级后的场馆,积极承接越野滑雪马拉松、冬季铁人三项世界杯赛等高水平赛事,让冰雪运动的热度持续升温。
亚布力滑雪场等亚冬会遗产也将持续发挥余热。哈尔滨亚冬会亚布力赛区指挥中心副指挥长王克帅表示,亚冬会、大冬会等赛事的举办让亚布力成为世界级滑雪胜地,持续承办高质量国际赛事将进一步激发亚布力冰雪经济的活力,助力亚布力冰雪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可以见得,以哈尔滨亚冬会为契机,中国冰雪旅游正在“加速跑”,不断释放冰天雪地的“热动能”。(完)
- 《青春之歌——北京大学经典合唱曲集》歌咏当代青年梦想和信仰
- 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进体校、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重庆
- 鲁奖作家石一枫最新长篇《一日顶流》探讨流量时代的“人”
- 2025上海(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开幕 咖啡多元跨界带来消费新势能
- 故宫里用猪血镇邪?别让“假俗乱”讲解带歪“文博热”
- 第19届“中法文化之春”西南地区活动精彩纷呈
- 体育与文旅双向奔赴 羽毛球亚锦赛注入多元城市活力
- 勇士晋级!库里巴特勒合砍75分 火勇大战时隔六年重演
- 万米长卷《国色牡丹开湖城》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 从叙事革新到美学突破 网络剧《黄雀》研讨会举办
- 第三届浪潮音乐大赏入围名单公布 周深9项提名领跑
- 汇聚50余万种新书好书 2025北京书市4月22日启幕
-
我国三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背后的含金量有多高?
2015.12.16 -
赵勇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杨昊加盟教练组
2015.12.16 -
已是全球必选项!中国电影市场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2015.12.16 -
儿童剧《七星塔的秘密》在北京首演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