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二手汽车

龙岩汽车经销商(二手车行业调查:繁荣背后诚信缺失,诉讼集中在四类情况)

时间:2024-06-02 浏览量:

数据显示,2001年至今,中国二手车交易量已经连续18年增长,全国交易量从37万辆增长至1382万辆,增长了36倍。进入2019年,这一增长态势仍在延续,全球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也预计,中国二手车市场未来仍然有着极大的空间,相较于欧美成熟汽车市场1:3甚至1:4的新车与二手车交易量比,中国二手车市场仍处在初级阶段,巨大的商机尚待挖掘。

重大事故车、水泡车、火烧车……在呈现“繁荣”发展的二手车行业中,“诚信”缺失这一问题也日益遭受消费者的诟病。据了解,在引发二手车交易的诉讼中,最常见的情况包括车辆证明文件不齐、车辆存在质量瑕疵、车辆存在权属纠纷等。值得注意的是,二手车行业有时还与“黑恶势力”联系在一起,据悉,去年底开始,多地商务局、公安、检察院等机构上阵齐发力开展整治工作,通过“组合拳”全力推进针对二手车黑车商的专项整治及扫黑除恶行动,先后办理查处多起黑车商涉嫌强迫交易、市场欺诈、寻衅滋事、涉及黑恶势力等违法犯罪活动。

二手车行业调查:繁荣背后诚信缺失,诉讼集中在四类情况

相较欧美,中国二手车市场仍处在初级阶段。 资料图

线下车商的“套路”

“对方肯定讲得天花乱坠,你听听就行,别往心里去。”从事客运行业、此前曾入手一辆二手车的田师傅这样描述自己的“心得”。

田师傅告诉南都记者,虽然他买车时特意带了“懂行的”朋友,但最后买到的车仍有很大问题,“低速行驶时动力很足,但一上高速就加不上油”。使用一段时间后,考虑维修的成本昂贵等问题,他又将车卖出。“谁买了那辆车都够呛,但买车时你查不出来那个问题,车商也不会说”,他补充道:“里程表的数字你看到当没看到就行,那玩意儿50块钱就能调”。

在郑州汽车行业工作了4年的二手车销售人员王鲲鹏(化名)称,二手车消费者往往受惯性思维支配,想用更少的钱,买更高质量的商品。但在二手车行业,大量小的二手车商会利用巨大的信息差,让追逐性价比的消费者落入“陷阱”。同时,由于很多消费者缺乏法律意识,购买前与车商所做的很多只是口头承诺,加上购车协议中具体约定界定模糊,事后维权也往往“扯皮”。

此外,对于最常见的“调表”行为,王鲲鹏表示少部分二手车在被“调表”后能在汽车4S店查出来,但多数查不出来。值得一提的是“水泡车”,对于没有上保险的车辆,无法从4S店及保险公司等信息获取渠道查询其是否“水泡车”。而据其了解,江西、湖北等地专门有人收这样的“水泡车”再出手销售。

“我自己卖的基本每辆都调”,谈起调里程表这一话题,已在二手车行业从业7年的商户杨鸣向南都记者透露。

按照杨鸣的说法,市场上约有一半的车查不到里程。据他介绍,随着车辆行驶里程增长,很多车主往往不再去4S店进行保养,这样4S店也就不可能会有进一步的里程数据,“只要调的里程与车辆使用年限能对得上就不会有问题。既然调,就能保证(客户)看不出来”,他说。

杨鸣认为,他算是市场中讲诚信的商户,不会对消费者销售事故车,而他从事二手车行业7年,几乎没有被消费者找过麻烦。不过,他有时也转手事故车,“将相关信息放在朋友圈,很快就有专门做事故车的人接手”。

虽然杨鸣不卖事故车、火烧车、水泡车,但他也承认每经手的10辆车中,大概有5辆会有小瑕疵。“并非车辆的轻微剐蹭,而是一些稍大的会对车辆价格造成影响的瑕疵”。他说,这些小瑕疵经过他们处理,即便是业内人士也很难发现,但长久使用中或被客户发现有损用车体验。

在实际销售中,杨鸣会在销售时将相关问题一句带过。他说,这样做既不对车辆售价造成影响,又在某种程度上尽到“诚信”的责任,避免后续被发现问题找麻烦,“现在利润本来就薄,都跟客户说明白了,还怎么赚钱”。

二手车行业调查:繁荣背后诚信缺失,诉讼集中在四类情况

2001年至今,中国二手车交易量已经连续18年增长。 资料图

诉讼请求集中在三个方面

有报道援引数据称,目前我国主流二手车交易集中在线下市场,以零散商贩为主,现有车商数量多达15万。在这15万车商中,充斥了大量“黑车商”,隐性收费、销售事故车、里程数据造假、恶意赚取暴利、二手车交易检测估价标准不统一、服务承诺难以兑现等乱象的滋生以线下二手车夫妻店渠道尤甚。

8月14日,南都记者以购车者身份走访北京二手车市场,在前期看车环节,车商均表示相关车辆没有调表。很多车商表示车辆没有问题,“有问题可以退,违约3倍罚金,你就赚了”。

走访中,车商多表示,所有的东西都会写到购车协议里。南都记者查看相关协议时发现,内文对有无蓄意调表、里程数,车身骨架有无修复记录等情况有约定,但涉及质量瑕疵的内容往往由消费者自行填写在“其它约定”一栏。在多个车商向南都记者出示的已经成交的协议中,并没有消费者对“质量瑕疵”在“其它约定”中加以约定,对于“事故车”的界定,在协议中亦无定义。

据北京市二中院通报,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北京市二中院共审结因购买二手车引起的消费者维权案件25件,从2018年以来的情况看,此类案件呈较快增长态势。据悉,消费者的诉讼请求集中在三方面:一是以销售者存在欺诈行为或违约为由,要求撤销或解除合同,并退车、退款;二是要求销售者赔偿税费、保险费、维修费、检测费等交易损失;三是以销售者存在欺诈行为为由,要求销售者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给予三倍价款的惩罚性赔偿金。

此外,北京市二中院调研发现,引发二手车的诉讼中,最常见的有四种情况:车辆不具备法定证明文件,导致无法过户;车辆存在质量瑕疵,消费者购车时未获知;车辆存在权属纠纷,被其他权利人强行取回;合同约定其他义务,销售者未履行。

低廉的违规成本

“诚信的代价很高,不诚信的代价很低。”王鲲鹏一句话总结了二手车行业“混乱”的原因。他表示,目前在二手车行业,诚信者往往在经营中利润微薄面临盈利问题,“不诚信者”则利润丰厚,甚至“一月开一单,一单吃一月”,“司法惩处和行政处罚并不严厉,违法违规成本不高”。

“工商来了也是和解”,在杨鸣看来,二手车作为“非标品”,重大事故车、水泡车、火烧车毕竟是少数,而除这些以外究竟什么是“事故车”,或者车辆是否存在质量瑕疵?这些往往并无固定标准。现实中一旦发生矛盾,消费者与二手车商往往会发生争执。他表示,工商部门介入时,更多以调解作为纠纷解决方式,二手车商也一般采取花钱了事,不把事情闹大。

9月10日,南都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北京市朝阳区多个工商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二手车的相关投诉和纠纷,处理中的确多采取调解的方式。若投诉中涉及二手车商户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会对二手车商户作出相应处罚。此外,在实际调解中,执法人员调查相关事实时,会指定相关二手车专业评估机构,根据相关检测报告等信息来进行判定,若消费者或车商在协调中并未达成一致,消费者可通过法律诉讼来维权。

司法的惩治对于二手车商必须诚信经营是否有足够的“警示”作用?答案或许并不乐观。

南都记者实地走访中获得了多份已成交的二手车买卖协议,其中一份注明:“车辆里程63000公里,甲方确保未对此进行任何蓄意改动;甲方确保车身骨架无修复记录;甲方确保车辆未发生涉水险记录及发动机损失险记录”,在甲乙双方关于车辆状况的其他约定一栏,上面显示着手写的其它约定:“无重大事故,无涉水,无火烧”。

上述协议内文中还注明:“在购买车辆之前,乙方已对车辆状况进行认真查验,并向甲方进行详细询问,如仍对车辆质量存有疑问,将在自车辆交付之日三日内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专业检测”。

律师:“主观的东西较难认定”

内蒙古文盛律师事务所律师董健敏表示,目前处理二手车买卖纠纷依据的法律为《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实际的二手车买卖中,如果商家已经在协议中确保相关车辆“无重大事故”“车身骨架无修复记录”等,但消费者购买后发现并非如此,则商家可能构成欺诈。若构成欺诈,依据相关法律,商家将面临合同撤销并赔偿3倍价款的情况,但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董健敏认为,如果消费者检测出车辆为调表车,或对车辆质量存有疑问,在自车辆交付之日三日内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专业检测,并检测出相关质量问题,商家也不一定被认定为“欺诈”。董健敏解释称,“欺诈”的本义是“存在主观的欺骗性行为”,但是主观的东西较难认定,需要由客观来推断,不过消费者可以此要求解除协议,并要求商户退还已支付购车款。

董健敏表示,在实际情况下,协议保障的是协议双方的相对公平,对于未在合同中约定的“质量瑕疵”,从法律角度很难认定商家存在“欺诈”。此外,针对“事故”一词在合约中并未体现的现象,董健敏建议消费者可以将着重担忧出现问题的项目写在“其它约定”中,以避免后续出现纠纷时双方陷入“扯皮”。

行业变化:电商加入战局 信息变得透明

如果将价格透明化等归为电商介入二手车行业后带来的行业“变化”,那么规则制度的缺漏等,则是始终横亘在行业面前阻碍行业快速发展的“拦路虎”。

“互联网二手车兴起的时候(信息)基本上就透明化了”,自2012年开始进入二手车行业的杨鸣,向南都记者描述作为线下二手车商的他感受到的互联网给行业带来的冲击。

杨鸣做了一个对比,“过去卖车都是蒙着卖,利润大得很”,而2016年在他记忆里是个分界线,伴随着互联网二手车的介入,信息的透明化,“明显生意不太好做了”,对于透明,杨鸣称主要是价格的透明化,其次是消费者可以通过渠道查到车况,再次在收车上也有影响。

2019年8月19日,在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19“全球汽车产业创新大会”上,被披露的相关二手车数据显示,用户正不断往互联网上汇聚。汽车之家二手车日活跃用户数量2018年达到300万。据预测,2019年底这一数据可能会突破400万。

有业内人士认为,通过用户的搜索行为,商家能更好地了解用户购车意向和关注车系等,为消费者匹配更加清晰合理的车型。与此同时,也更利于商家了解什么车最好卖、去哪收车,以及如何定价等。

另一方面,互联网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成本。近期有相关二手车拍卖平台创始人公开表示,以二手车拍卖平台为例,当下已经可以做到将碎片化的车源大量聚集在拍卖平台。这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经销商只需要用手机按几个按钮,就能拿到全国的车源。

此外,2019年6月,人民日报发文称,相对于传统线下交易模式,二手车平台在买卖双方间架起了桥梁,起到信息沟通与交易撮合的作用,可以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搜寻、中介费用等成本,在交易报价与竞价、认证、评估、质保、交易款支付、保险及信息记录等方面提供便利,为买卖双方提供更科学、高效的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手车整个行业“混乱”的大背景下,新兴的二手车电商平台亦未能幸免,频频爆出负面新闻。人民日报上述文章中称,这暴露了二手车市场信用体系不健全、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市场缺少成熟的车况信息和完善的规则制度,使得行车里程、维修历史等关键信息可能被修改,评估机构不够专业客观,定价标准不够明确,这些都会损害二手车交易双方的信任度,导致规范交易基础薄弱。

行业观察:二手车行业诚信体系该如何构建?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二手车行业发展委员会会长刘忠近期表示,二手车市场的健康成长,服务的改进,需要整体链条上包括行业协会、检验机构、线上交易平台、线下经销商等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我们要加大配套的法律法规、规范出台,助推二手车信息和信用体系建设,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免去二手车消费的后顾之忧。”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常务理事长苏晖认为我国二手车行业长期以来存在诚信严重缺失问题,卖家没有“违法恐惧症”,而要解决这一问题,苏晖认为主要在于监管体系的完善和对相关违法违规惩处力度的加大。

对比国外二手车行业现状,苏晖表示,其曾前往二手车行业发展相对规范的日本调研,在日本如果商家售卖调表车在检验中被发现,很可能面临着刑事上的惩处,有非常高的违法成本,如果国内把二手车行业的违法成本提升起来,完善监管体系,诚信问题将会有很大改善。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就美国二手车市场发展来看,1980年可以视为分界。早期很多“黑车商”篡改VIN码,调整码表,隐匿事故车,将大量不适合再进入市场的二手车重新倒卖进市场,抑或用欺瞒消费者的手段,从中获取不法利润,美国人也不太愿意购买二手车。后来经过美国政府和汽车经销商的共同努力,《二手车保护法》、“柠檬法”陆续出台,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旧车认证、置换、拍卖、收购和销售体制,成熟的二手车市场保护了购车者的权益,因而从1986到1996年的十年时间里,美国500强零售商新车销售量降低了8.8%,而二手车销售量上升了40%。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当前二手车交易市场的乱象,我国已着手对二手车市场发展进行规范和促进。

据悉,商务部联合多部委,曾多次提及将进一步加速推动二手车交易法规、规章和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6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印发《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将重点聚焦汽车消费领域,提出积极发展二手车业务,推动二手车经销企业品牌化、连锁化经营。

此外,市场监管总局也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对二手车经营主体的监督管理,推广使用《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依法查处无照经营、非法销售应报废汽车、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等违法违规行为。

采写:实习生 高沛通 南都记者 彭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