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装备(汽车工业“三个第一”见证中国装备制造成长过程)
7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迎来70年华诞,中国一汽也在这天迎来70岁生日。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国,连续8年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第一,今年一季度汽车出口夺得全球第一。这三个“全球第一”来之不易,标志着中国正在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稳步迈进。
虽然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是在一汽成立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956年7月13日才总装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造车的历史。但是,不管怎么说,能够诞生第一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汽车,还是令国人十分兴奋的。那一刻,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都在为第一辆国产汽车的下线挥臂高呼,为中国工业战线取得的成绩欢欣鼓舞。
事实也是,汽车作为工业制造的标志性行业之一,也被称作“工业之王”,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谁掌握汽车工业的主动权,谁就在制造领域具有很强的话语权,就能带领整个国家的制造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保持一定优势。因此,在过去很长时间内,西方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汽车工业发展。二战后的德国、日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恢复、经济活力增强,并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林,与汽车工业的兴起也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日本,一度把欧美汽车压得抬不起头来,迫使美国等汽车强国不得不采取强力的保护政策和打压手段。即便如此,日本的汽车工业仍然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显然不具有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1953年7月15日才开始筹备汽车制造企业,成立第一汽车制造厂,且在技术、人才、资金、原材料等各个方面,都严重缺乏的情况下,硬是靠一点一滴的经验积累和艰难摸索,才于1956年7月13日下线了第一台总装汽车,开始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艰难跋涉之路。此后的70年中,虽然也有解放、红旗、东风等国产卡车、轿车的先后诞生,但是,从汽车的质量、性能、功能、生产成本、安全条件,以及数量来看,与国外汽车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是很难形成强大的汽车工业体系和国际竞争力的。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的汽车市场很快打开了,但国产汽车的产能不足百万辆,且存在着严重的“缺重少轻”现象。国内汽车市场急需的,是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的、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相协调的轻型汽车,特别是轿车。如果说重型汽车还能基本满足需要的话,轻型汽车则严重短缺,市场严重供不应求。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大范围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或独资建厂,或与中国企业联合建厂。上汽、北汽、广汽等,都是在这个时间快速发展起来的,一汽、二汽等国产企业,也都引进外企成立了合资公司。一时间,中国汽车市场充满了外资品牌和合资品牌,国产品牌则寥寥无几,且步履艰难。就在十年前,所有国产品牌汽车一年的销量,还比不上大众汽车一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
这样的结局,显然不是中国汽车工业振兴的标志,也不是能够让中国制造行业感到高兴的表现。如何让更多的国产品牌进入到汽车赛道,与外资品牌展开竞争,高铁给了汽车行业很大的启发,也给予了很大的刺激。因为,与汽车行业相比,高铁进入人们生活,要晚很长时间,但是,却成为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标志性行业之一,领军行业之一。如果汽车行业再维持现状,将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一大痛点、堵点。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诞生,给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机会。如果说燃油汽车受制于新中国刚刚成立,以及改革开放之后急需用发展速度来提升发展信心,没有时间和条件用闭关自守的方式发展国产汽车,只能先解决企业和居民急需用车的问题,从而选择进口汽车和合资品牌的话,如果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国产汽车仍然跟不上节奏,仍然无法与国际知名品牌竞争,那就说不过去了。
也许正是因为看到了自己在燃油汽车时代的不足,企业和投资者才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发力,传统汽车企业更换赛道,造车新势力抢占赛道,合资企业发力赛道,红旗、比亚迪、奇瑞、吉利等国内知名品牌,以及理想、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不仅在国内市场大显身手,在国际市场也是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全球第一,今年一季度汽车出口全球第一,就是最好的例证,也是重要的标志。汽车工业的凤凰涅槃,不仅见证了中国装备制造的成长过程,更见证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前进步伐,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以从汽车工业、高铁、特高压、核电等方面获得更多信心、实现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