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珠汽车坐垫编织方法(【国宝品鉴】德化窑观音坐像)
德化窑观音坐像,瓷器,明代,通高24.5厘米,底径13.2厘米。现藏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
明代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观音低首垂目,跣足半跏趺坐于圆形蒲团上,上身微向前倾,右手手心向下搭放于右膝,左手手心向上自然叠放在右手上,双手指残断,腕带手镯。右腿半蹲在前,右足半露,左腿后曲,左脚屈掩。头梳高髻,螺髻中间插一龙首发簪,发丝根根具现,极为真实自然。面部圆润饱满,五官清秀细腻,大耳双垂,广额弯眉,眉间有一毫相,双目微启似闭,挺鼻小口,唇角深凹,气质沉静端庄,神情安然慈祥。观音外着披肩,内穿袒胸广袖上衣,下束裙,衣褶层次清晰简练,深秀流畅,舒卷飘逸,有“吴带当风”之感。观音胸前佩饰荷花璎珞,荷花上下点缀几颗圆珠。圆形坐垫内壁刻有“天启年”三字款,观音的背部有一长方形印记,字迹已模糊辨认不清。
从蒲团的底部向内上方可以看到,此塑像为中空,像的“头与脖颈连接处有明显的衔接痕迹,但头不能移动,由此说明头是入窑前插上粘接好的”,由此分析,塑像的头部和身部应为局部分塑,在入窑前再黏接而成,之后经过表面修饰、施白釉一次入窑烧制而成。
“天启”是明代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明代“天启”(1621-1627年)在中国历史上仅存在了短短七年的时间,这七年社会矛盾尖锐,战事频起,可以说正值多事之秋,内忧外患,国运衰弱。这样的境况下,能留存下的文物很少,这尊带“天启年”款的白釉观音更显珍贵。
此尊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瓷胎纯净细密、釉色滋腻温润,具有典型的明代德化白瓷的特征;工艺上集模印、捏塑、雕刻等技法为一体,塑造了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线条洗练、形神兼备的观音形象。尤其是人物神情的刻画,既有超凡脱俗之气质又有和蔼可亲之慈貌,蕴含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睿智与典雅。它的胎釉、工艺、造型都具备了明代德化窑瓷塑观音的优秀特质,堪称精品,加上有明确的纪年,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比较研究
德化窑的瓷塑作品,历来被国内外视为珍宝。国内许多省市的博物馆以及法、美、英、日和东南亚各国博物馆都珍藏有德化窑的作品。以下是国内博物馆馆藏的几尊德化窑观音坐像,和新乡市博物馆馆藏的明代天启年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作一简单比对。
故宫博物院藏馆藏的明代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高28厘米,底座径13.3厘米,观音低首垂目,体稍右侧,面形长圆,饱满丰润,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其发髻高束,正中插如意形头饰,头戴风帽,身披长巾,胸前璎珞珠佩亦作如意形。双手隐于衣衫下,一足半露,一足屈掩。其衣纹翻转自然,垂拂流转,隐露出观音的肢体形态。像通体施白釉,中空,背后戳印阴文篆书“何朝宗”三字。
香港艺术馆展出明代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跣足半跏趺正面坐于圆形坐垫上,左手持经卷搭放在右手上,左腕带手镯。半露右足,左足屈掩。头梳高髻,螺髻中间插一发簪。面部圆润丰满,大耳下垂,广额弯眉,眉间有一毫相,双目微启下视,似在凝思,挺鼻小口,胸前佩饰荷花璎珞。观音外着披肩,内着袒胸广袖上衣,下穿裙,衣褶婉转,似风吹衣动,栩栩如生。
广西博物馆藏明代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高31.7厘米。跣足半跏趺坐于山石之上,胎体厚重,施象牙白釉,观音挽高髻佩如意发簪,低首微向左侧,面颊丰满,平静安然,端庄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胸襟半袒,佩莲花坠璎珞。双手裸露佩镯,左手握持净瓶,身着披肩宽袖长衣,衣褶洗练柔媚,生动逼真,圆劲有力。
对比分析各个馆藏的德化窑观音,新乡市博物馆和香港艺术馆所展出观音最为相似,可以看到这四尊观音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共性是整体风格、基本特征一致:观音皆跣足半跏趺坐,低首垂目,挺鼻小口,头梳高髻;面相丰满,安然慈祥,气定神闲,仪态宛然;皆佩荷花璎珞,手带镯;身着宽袖衣裙,衣褶刻划飘然流畅,真实自然。不同之处在于一些细节:观音坐向不同。脸或微右侧,或微左侧,或正面坐;头饰不同。四尊观音中只有故宫藏德化窑“何朝宗”款观音头戴观音兜;观音身下所坐的坐物不同。广西博物馆所藏德化窑观音坐在较高的山石上,其它几尊同为低矮的圆蒲团;新乡市博物馆和香港艺术馆馆藏的德化窑观音眉间有毫相,另两尊观音则不见;观音手中或握经卷,或拿净瓶,或者双手隐于衣衫下,唯我馆的“天启年”款观音手指残断,不知手中是否有物。
以上德化窑观音坐像,无论是否出自明代名家之手,都称得上是明代德化窑白瓷塑像中上乘之作。多韵优美之姿、典雅清秀之神,端娴贞静之态,精湛完美之工,充分体现了明代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的工艺水平和典型风格。
作者简介
姚香勤,女,南开大学博物馆专业,本科学历。新乡市博物馆副馆长,文博副研究馆员,致力于博物馆学和馆藏文物研究。